1)第五十九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慈禧之好学,是殆无异议的。

  去年天津之行之前,李莲英向关卓凡汇报的慈禧的“好学”,甚至叫他感觉到了莫名的压力——一个极具天分的女人,像海绵般从“亲如姊妹”的楠本稻那里吸收着“洋学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之外,还学会了不少英语和德语……哎呀,失控了,失控了!

  我送您到天津,可不是请您“留学”来着!

  慈禧的“求学”进程,被关卓凡的天津之行打断了,不然的话,他很难判断,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女人的眼界,会开阔到一个什么地步?到时候,自己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形象,在她面前,还会不会像以前那么伟光正、高大全?

  别的不说,德语——靠,老子也是不懂的啊!

  不过,慈禧的“好学”,似乎从来跟诗词曲赋不沾边儿,这个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她的身上,从来没有显露出任何“女文青”的迹象。

  圣母皇太后念诗?——哈,好违和啊!

  “伤春悲秋,”关卓凡脑子里转着念头,脸上带着微笑着,“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顿了顿,“不过,圣母皇太后念诗?嗯,倒是有趣——她念的是哪首诗呀?”

  “奴婢是什么也不懂的,”玉儿想了一想,说道,“嗯,似乎是什么……‘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什么的……”

  这应该是词,不是诗,不过,不必历史、政治,关卓凡在诗词上的功夫,实在马马虎虎——他的“出口成章”,都是事先做足了准备功夫的,譬如,和郭嵩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句“人生都是可怜虫,苦把蹉跎笑乃公”,叫郭筠仙惊喜不置——郭想,这不过是自己的游戏之作,关贝子如何晓得的?

  如果事先没有打小抄,就像目下的这句“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出自何处,关亲王就不晓得了。

  “暗——哪个暗?暗中之暗?黯然之黯?”

  “这个……奴婢就不晓得了。

  “哦,”关卓凡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还念了什么吗?”

  “嗯……还有什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关卓凡心中一动,这一句,可就熟悉的很了!

  不过,熟归熟,却犹如出入小区大门,和门口的保安,彼此看得脸儿熟了,却依旧不晓得,您姓甚名谁、哪里人士?——关卓凡是既不晓得,这著名的两句,是诗?还是词?更不晓得,出自何处?作者谁何?

  不由暗骂,早知如此,老子穿越之前,就找《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什么的来临急抱一抱佛脚了!

  “还念了什么吗?”

  “似乎还有些……”玉儿歉然说道,“不过,奴婢记住的,也就这几句了。”

  玉儿不过识得几个字,并没有正经读过书,诗词这样东西,不比别样,没有正经读过书的,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