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章 做局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飏说的有些口渴,但看朱翊钧的意思,是不会给他上茶了,于是抿了抿嘴唇,接着又道。

  “回陛下,所谓商品能否降价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成本,其二则是利润,比如陛下之前说的将利润折进去一部分用于商品降价便是用的第二种方式,但为什么不行,学生之前也说了。”

  “如今便是从第一种方式考量降价,那便是先降低成本,比如原本印刷一本书,需要两钱银子的成本,如今成本降低到了一钱,那自然可以降价。”

  卢飏说到这里顿了顿,朱翊钧正听得津津有味,见其停下了,接着便问:“那如何降低成本呢。”

  卢飏闻言心道:我啰里啰嗦说了半天,就等着你问这个了。

  “回陛下,要降低成本首先得了解成本的构成,比如雇工的奉银、雕刻活字所用的费用、油墨等等,但这些其实都是固定了,并不好降低,给雇工奉银少了,人家便不会来了,雕刻活字所用的费用、油墨也是实实在在的银钱,想降低也不大可能。”

  “靠这些方式降低成本确实很难,因为若是容易,大明书商千万,也不至于到现在书本的成本还是如此之高了。”

  见卢飏说了半天,依然没说如何降低成本,但朱翊钧自然知道卢飏说了这么多,当是抛砖引玉,后面自然有奇论,便也不着急,坐在御案后面品茶。

  果不其然,随后卢飏话锋一转,接着又道。

  “但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成本,看固定时间的投入和产出比,所谓固定时间,比如说是一天,投入便是人工、油墨,雕版这些,产出则是印制多少书。”

  朱翊钧闻言,立时眼前一亮,成本利润的角度他自然知道,但固定时间的投入产出比这个观点却很新奇,随后便放下茶盏,调整了一下坐姿,静待卢飏的大论。

  “若是别的书商一天的时间,雇佣十个工人,印刷了一百本书,而咱们国子监一天的时间,同样雇佣了十个工人,但是印刷了二十本书,这成本岂不是降低了。”

  朱翊钧闻言,抚须点头,心道还确实如此,一旁的刘宗周也是微微点了点头,虽然卢飏的这个角度新奇,但却说得明白。

  “同样的人工,一天多印刷了十本书,这便是间接降低了成本,这便是提高效率。”

  “何为效率?”

  卢飏说的起劲,一不小心把效率这个现代词汇蹦了出来。

  “回陛下,效者,尽力,功用也,《淮南子》中有效亦大矣,苏洵《六国论》中有用兵之效,皆是取尽力和功用之意,而率,则有多少之意,所谓效率便是尽力所做,最后得了多少的意思,少卿,你可是这个意思?”

  见卢飏有些抓耳挠腮的想这两个字的释义,刘宗周看不过便帮着解释了。

  “哈哈,启动先生大才,朕是佩服,卢生以后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